元件选型(下)

 一、前言

        上期给大家分享了常见电阻、电容和电感的基本特性,并讲解了这三类元件选型的依据和建议。本期会针对上期内容对电阻、电容以及电感进行补充说明,此外,也会针对电路中常见的晶振、二极管、三极管、MOS 以及电源方面使用的 DCDC 与 LDO 进行详细讲解,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帮助到有元件选型困惑的小伙伴们。

二、元件选型

1、电阻
  • 使用标称值

        绘制原理图中,针对电阻值的大小,我们难免会使用公式进行计算,但要根据计算出的电阻值找到相应的标称值进行替换,同样地,电容和电感也要注意使用标称值,下图 1 给出了精度为 5% 碳膜电阻的标称值表。




图1 精度为 5% 碳膜电阻标称值表

  • 上下拉电阻的选取,有一些芯片信号需要外接上拉或下拉电阻,其阻值的选取也有一定的原则:
  • 弱上拉-电流小(节约功耗应选大阻值)
  • 强上拉-电流大(需要大的驱动电流应选小阻值)
  • 对于高速信号线,使用合适的电阻可使边沿变平缓
  •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通常在 1K ~ 10K 之间选取
  • 常用的阻值有 1K、4.7K 和 10K
2、电容

        针对电容的选择,这里补充两点,一个是常见的滤波电容滤除频率的范围;另一个是晶振匹配电容容值的计算,如下:

  • 滤波电容:容值不同,滤除的频率范围也不一样,对应关系如图 2;但要特别注意,同容量的电容器,制造材质不同,频率范围差异也很大。




图2 电容值对应的滤波频率

 

  • 匹配电容(晶振):C1=C2=2 *(CL-CS),其中 Cs 为分布电容,一般为 1~5pF,CL 为晶振的负载电容,具体参考芯片或者晶振的 Datasheet。

3、电感

        补充功率电感一些参数的概念,防止读者在电感选型时感到困惑,此外,还补充了去耦和高频电感(也就是我们常用的普通电感)的元件选型。

  • 功率电感
  • 使用功率电感时,要注意区分饱和电流(Isat)和额定电流(Irms)这两者之间的异同:
  • 这两者均是在电感上加一特定量的直流偏压电流
  • Isat 是使电感值相对于未加电流时下降 30% 的电流值
  • Irms 是使电感本体温度相对未加电流时的温度上升不超过 40℃,且稳定 30min 不再上升的电流值。
  • 应用于电路中时, Irms(即额定电流)要大于电路中最大输出电流的 1.5 倍。
  • DCR(直流阻抗)会产生热损耗,降低 DCDC效率,选型时注意选用直流阻抗低的电感。
    【说明】电感为输出负载提供恒流,其值决定了纹波电流,影响效率和输出电压纹波,计算电感的公式中会含有“电路的输出电流 * 30%”这个参数,指代的就是纹波电流(通常允许纹波电流为最大开关限流的 30%)。

  • 去耦电感

          去耦电感的作用是滤除线路上的干扰,属于 EMC 器件,主要用于传导辐射测试。分为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,下面主要讲解这个两种电感在选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。

  • 共模电感
  • 直流阻抗要低,不能对电压或有用信号产生较大影响;
  • 若确定共模干扰的频段,在该频段内应选取共模阻抗较高的共模电感;
  • 封装尺寸,做预留和兼容性设计,选择封装时,可以与两个 0402 的电阻做兼容或预留 0 Ω 电阻(如图 3 所示),不需要共模电感时,可以直接焊接电阻,降低成本。




图3 共模电感旁预留 0Ω 电阻

 

  • 差模电感
  • 要注意电感的直流电阻、额定电压和电流是否符合需求;
  • 若确定了噪声的频段,可根据电感的阻抗曲线选择相应的电感值。
  • 高频电感高频电感主要应用于手机、无线路由器等产品的射频电路中,主要作用有匹配、滤波以及谐振。
  • 类型
  • 绕线电感:电感量范围广,电感精度高,损耗小,自谐振频率高,可提供大电流、高感值,但进一步小型化有限制,其结构如图 4 所示。




图4 绕线电感

  • 叠层电感:相较于绕线电感尺寸小,标准化封装,适合自动化高密度贴装,缺点是成本高,电感量小,Q 值小,其结构如图 5 所示。




图5 叠层电感

  • 封装:根据 PCB 板的尺寸和元件布局紧密程度选用合适的封装。
  • Q 值:电感 Q 值越高,其损耗越小,效率越高,相应的通频带也就越窄,用于射频电路匹配时,注意选取高 Q 值的电感。

    【说明】电感 Q 值:即电感的品质因数,是指电感器在某一频率的交流电压下工作时,所呈现的感抗与其等效损耗电阻之比。

 

4、二极管

        下面对一些常见二极管的特性和应用进行了说明。

  • 整流二极管(普通二极管)
  • 根据其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硅管和锗管,它们的特性曲线如图 6 所示。
  • 硅(Si)管:正向导通压降为 0.6 – 0.8V
  • 锗(Ge)管:正向导通压降为 0.2 – 0.3V




图 6 硅管和锗管的特性曲线

 

  • 主要特质是具有单向导电性,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
  • 常用于整流、检波电路,工作原理如图 7 所示。




图 7 整流二极管的工作原理

  • 选型需要注意以下两点:
  • 交流电源的绝对值 < 最大反向电压(VRRM
  • 整流后平均整流电流 < 最大正向偏置平均电流(IFN

    【说明】单向导电性: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,导通电阻很小;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。

 

  • 稳压二极管
  • 动态电阻越小,稳定性能越好
  • IZM(最大工作电流) > 电路中最大输出电流 * 1.5
  • 常与电源电压并联,用于稳定电压,如图 8 所示




图 8 稳压二极管应用电路

 

  • TVS 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
  • VRWM(截止电压) > 电路中最高工作电压
  • VC(钳位电压) < 后级被保护电路最大可承受的瞬态安全电压
  • 主要用在电源输入端吸收浪涌,初级、次级保护
  • ESD 静电保护二极管
  • VRWM 和 VC 参数的选取可参考 TVS 二极管,通常用于各类通信端口静电防护
  • 当信号频率或传输速率较高时,应选取低电容的 ESD 静电二极管
  • 一般封装越大的器件,防护等级也越高
  • 肖特基二极管
  • IR(反向饱和漏电流)以及 VF(导通压降)尽量选取较小的
  • IF(额定电流) > 电路中最大输出电流 * 1.5
  • 通常串联在电源电路中,防止电源反接

 

5、三极管

  • 以 NPN 为例,三极管有三种状态,如图 9 所示。




图 9 三极管的三种状态

 

  • 当 Vb < Ve 时,为截止状态
  • 当 Vb > Ve,Vb > Vc 时,为饱和状态
  • 当 Vc > Vb > Ve 时,为放大状态
  • 在电路中的三种作用:
  • 放大:把微弱的信号放大成幅值较大的电信号
  • 开关:工作在饱和截止区,作为电子开关使用
  • 振荡:配合其他电子元器件构成振荡器电路

6、MOS
  • 分类
  • 按沟道分类,MOS 管分为 PMOS 管(P沟道型)和 NMOS 管(N沟道型)
  • 按材料分类,可以分为耗尽型和增强型
  • 以增强型 NMOS 为例,分析 MOS 管的输出特性
  • 当 VGS < VGS(th) 时,MOS 管处于截止区
  • 当 VDS >(VGS – VGS(th))时,MOS 管进入恒流区(饱和区),相当于三极管的放大区
  • 当 VDS <VGS 时,MOS 管进入可变电阻区

    【说明】增强型管:栅极-源极电压 VGS 为零时,漏极电流也为零; 耗尽型管:栅极-源极电压 VGS 为零时漏极电流不为零。

7、三极管和 MOS 管的选取




图 10 常见三极管和 MOS 管的元件外形

  • 三极管选型
  • 集电极输出的最大电流(IC)要大于输出所需要的电流
  • 建议特征频率(fT)的取值为实际工作频率的 3~10 倍
  • 通常用于高频放大、中频放大、振荡器等电路中
  • MOS 选型
  • 栅极到源极的电压设置要留有足够的设计余量,建议其取值高出栅极到源极阈值电压(VGS(th))30% 左右,比规格书上栅极到源极电压(VGS)低
  • 漏源导通电阻(RDS(on))会影响导通损耗,选型时注意 RDS(on) 应尽可能低
  • 常用于电源防反、电源开关以及大电流开关电路
  • 二者异同
  • 控制方式 - 三极管是电流型控制器件,MOS 管是电压型控制器件
  • 损耗 - MOS 管的损耗小于三极管
  • 成本 - MOS 管相对价格较高

8、晶振
  • 无源 & 有源晶振
  • 无源晶振
  • 有 2P 和 4P,自身无法起振,需要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一起工作才能振荡,价格比有源晶振便宜。
  • 允许不同电压,但信号质量和精度相较有源晶振差一些。




图 11 无源晶振在电路中的应用
 
  • 有源晶振
  • 一般为 4P,自身是一个完整的谐振振荡器,不需要外接电路,就可以主动产生振荡频率。
  • 可提供高精度的频率基准,信号质量比无源晶振好。



图 12 有源晶振在电路中的应用

  • 低频 & 高频晶振
  • 通常低于 10M 以下为低频,高于 10M 以上为高频
9、LDO / DCDC
  • LDO(线性稳压器)
  • 仅限于降压转换、低压差的场合。
  • 效率低,功耗大(在压差较大时,需要很大的散热面积)。
  • 外围器件少, 无开关噪声,纹波小
  • DCDC (开关稳压器)
  • 具有多种拓扑(降压、升压、降压-升压等),可输出大电流, 效率高,功耗小
  • 设计复杂,周围器件多,输出纹波大 (噪声、振铃、跳变)
  • 电压差方面,建议 12V 转 5V 采用 DCDC,5V 转3V 采用 LDO

三、总结

        以上是个人总结的元件选型需要注意的要点,希望路过的小伙伴们都能有所收获,当然本篇文章一定有不足之处,欢迎大家指出,共同成长。

四、参考文献

[1] 元件选型(上) - 大大通(简体站) (wpgdadatong.com.cn)

★博文内容均由个人提供,与平台无关,如有违法或侵权,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。

★文明上网,请理性发言。内容一周内被举报5次,发文人进小黑屋喔~

评论